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刘玉池、石志琼)7月7日,宣恩县高罗镇小茅坡营村,当地村民石志辉家的新房正稳步建设中。“孩子长大了,老房子住不下了,我两口子出门打了几年工,攒下点钱,就想着回来建栋新房,目前花了30余万元,改善一下居住条件。”石志辉笑着说道,话语中满是对新生活的期待。
小茅坡营村作为高罗镇的苗族聚居村寨,不仅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,村中的70余栋木质民居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,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,当地至今保留着说苗语的习惯,有“苗文化活化石”之称。为守护这份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,当地村民自觉达成共识:文物保护范围内的建筑不得随意改造,也禁止修建砖混结构房屋,保持苗族建筑风貌。
“我们积极引导村民新建房屋时采用苗族传统木质结构,严格遵循传统村落的建筑样式和风貌。”高罗镇人大专职副主席陈应贵介绍,这样的做法既能满足村民依山而建、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,又能保护苗寨的整体风貌和文化根脉,为后续发展乡村全域旅游、激活民族文化价值奠定坚实基础。
目前,该村共计投入580余万元,发展特色产业,打造文化景观,硬化村组公路。“我们每年开展消防演练,保护传统村落,改善交通条件,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粽叶、厚朴等经济作物,积极融入宣恩‘一城两关’旅游格局,建设苗文化知名旅游目的地。”小茅坡营村党支部书记石安华介绍说。
“苗文化是我们高罗最大的特色,这几年,我们新建了苗街、苗灯,成立了苗语工作室,推出了水墨板寮-神秘茅坡营-红色九间店-荷塘研学麻阳寨-石桥古韵清水塘等精品旅游线路,培养了2支苗歌苗舞文艺表演队,高罗小学土苗合唱团经常参加比赛,获得很多奖项。”高罗镇文体中心负责人杨万富说。
近年来,小茅坡营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下,始终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。一方面,全力守护苗族语言、传统建筑等文化遗产,让民族文化薪火相传;另一方面,通过多种形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,在文化互鉴中凝聚发展合力,持续推进乡村文化振兴,让这座古老的苗寨在文化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诚信双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